指導教授:楊裕富 博士
小組成員:
B10233323 劉容伸
B10233324 鄭璦臻
B10233325 陸清誼
B10233326 梁楚欣
B10233327 伍雋恆
B10233328 楊家明
參訪主題:服裝設計
參訪地點:太平老街銘家男裝店
參訪師傅:李清章 師傅
李清章 師傅
銘家男裝社的取名由來:"銘"是由金和名所組成,所以師父的用意是,希望把金子和名聲都留在家中,才將店名取為"銘家"。
銘家男裝社
訪談過程
Q1:請問師傅接觸西裝設計有幾年了 ?
A1:從十五、六歲開始到現在五十幾年了~
Q2:做一套西裝所需的時間是多久 ?
A2:其實是依顧客需求,如果客人量尺寸後時間能配合到店裡試樣,那麼一天就能完成。
西裝展示
Q3:如何接觸此行業 ?
A3:因為年輕時想穿得美美的,基於愛美而去接觸。
Q4:做西裝有哪些布料較常用 ?
A4:信華布。
布料
Q5:家中有沒有人繼承技術及店面 ?
A5:家中子女都不是相關行業的,也不勉強他們一定要繼承,希望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物就好,所以目前沒有人繼承。
Q6:是否有打算收徒弟 ?
A6:沒有,因為現在年輕人多數都無法吃苦,這個行業對他們來說很辛苦,且現在收徒弟還要付他們工資,他們既不會技術又不想吃苦,那幹嘛還收徒弟呢?
Q7:做西裝所需的工具 ?
A7:布尺、尺、角尺、剪刀、挑線器。
工具
裁縫機
熨斗
作品分析
內袋的精緻度
西裝胸前口袋
鈕扣
顏色很有貴氣的感覺
內裡
內裡精緻材質舒服
袖口設計
袖口收的俐落
西裝外套
讓穿的人能更筆挺
襯衫
心得分享
劉容伸
第一次接觸有關於衣服類的東西,平常在家裡就很常看媽媽和阿嬤在縫一套衣服,衣服的學問真的很深奧,經過這次的採訪對於衣服還有相關的東西有更多的認識,衣服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東西,能認識這些東西真的很開心。
鄭璦臻
這次的訪問找到了做了五十幾年西裝的老師傅,老師傅說他從十五、六歲就踏進了這個行業,一開始就對服飾有興趣,因為想讓自己每天都穿的漂漂亮亮的,我覺得設計就是應該如此,找到自己喜歡的且做出來的設計是可以被使用的,不只具有美感,還兼具使用性,例如在結婚那天新郎身上穿的西裝,又具有不同的紀念性。到了訪問的地點時,老師傅就很熱情的請我們坐下來,好像是要說故事給我們聽一樣,果然不出我所料,老師傅其實很想找個人說話,所以我們的訪問正剛好是個好契機,讓老師傅有機會可以回憶當年,西裝設計在過去是比農業還輕鬆的行業,因為不必在大太陽底下賺錢,但對現代年輕人來說,卻是一項艱辛的挑戰,是為什麼呢?因為現代年輕人往往不能吃苦吧!都被父母親保護得太過完善,導致現在社會有一大堆草莓族。藉由這次的訪問,讓我警惕了自己要做個刻苦耐勞的年輕人!!
陸清誼
我媽媽以前是製衣工廠的女工,因為我的年紀還小,不能獨自留在家裡,所以常常跟過去。而在跟老師傅訪問時,我就想起了那段日子。工廠製造的和老師傅製造的衣服乍看之下其實無太大的差別,但手工做出來的就是比較合身,比較仔細,比較貼身舒服自在。隨着科技的發達,手工業就愈來愈被忽略,這種貼身在十年、二十年、五十年以前,可能就會消失不見了。希望在那個時候我們還可以看到,各種珍貴的手工業都得以保留。
梁楚欣
想要買西裝的話, 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去買一套現成的, 但從這一次的採訪中, 我們找到了李清章 師傅。仔細聽師傅的話才知道度身訂做的好處,可以穿得更漂亮, 精神亦亦 , 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, 還有如果在結婚的時候訂做西裝, 它就更有紀念性。因為我覺得很多事情要從細節開始, 而要製造一件衣服細節是很重要的, 不管是領子還是扣口, 一個扣子也是設計的地方, 我希望這個行業可以繼承下來, 讓我們將來訂做合身的衣服。
伍雋恆
經過這次的訪談後,我不但學到了西裝是怎麼製造出來,用什麼布料、工具、材料等等之外,我還學到了做西裝要有耐性、精神、熱忱以及各方面的學問等等。這次的訪談真的是讓我增廣見聞,讓我見識到後從中學習到一些智慧與道理!
楊家明
就第一次見面看到師父的穿著就有點兒不一樣,之後再聽到他的故事後覺得他真的對服裝很感興趣,很喜歡穿好看的衣服所以才想要自己來學做,自己做衣服給自己穿。希望自己也能給師傅一樣為了夢想而努力。
合照